第一百三十六章 眼色行事-《大汉: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强势点的国相,还能指着鼻子骂诸侯王“玩物丧志”,国王往往也只好捏着鼻子应下来!

    性格暴吝点的诸侯王,就喜欢和国相硬碰硬,这时候就要看国相们的手段和智谋。

    一个不好,就容易摊上性命之祸!

    不过最多的情况,还是双方就不尴不尬的处着,互相维持表面和平。

    诸侯王不想惹麻烦,国相也想尽快想办法回归中央,往往这样的封国都很平静,是朝廷最喜欢的那种。

    赵王刘彭祖呢?

    他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!

    此人性格不暴吝,国内的风评倒不至于很差。

    可要是放眼天下的话,就不难发现,甭管你找谁去打听,都能听到关于赵王的满肚子怨言!

    究其原因,这人身为堂堂诸侯王,刘彻的亲哥哥。

    行事却实在不咋讲究!

    史书上说刘彭祖“巧诈奸佞,卑下奉承”,表面上谦卑恭敬,喜欢讨好别人,内里却刻薄阴毒。

    并且对律法有很深的造诣,传说专门养了一批人,来替他研究律法条目,好利用诡辩去中伤他想对付的人。

    比如朝廷派来的国相。

    每次新的国相到任,刘彭祖都会换上黑色的布衣,装扮成王府的奴仆亲自去迎接对方。

    还亲力亲为替国相打扫住所,待遇无微不至,非常谦卑。

    而实际上,史载他多用“惑乱之事”来扰乱国相的日常行为。

    只要有言语失当,或者触犯朝廷禁忌的地方,立马上书给天子弟弟打小报告,同时掺杂些诸如作奸犯科、图谋私利之类的诬告。

    真真假假,朝廷派去的调查人员往往不能分清。

    以至于从受封赵王至今接近三十年,却没有一任国相能够任满两年的,经常因罪受罚。

    运气好点的下狱受刑,运气差点的直接被处死!

    久而久之,赵国被中央官员认作死地,许多人宁愿降职都不愿去做刘彭祖的国相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