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0章 汤汁-《春风二十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就是中国大部分手艺人的最大特点,不管什么,从不去钻研,而是想办法偷懒,然后糊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骨头经过洗烫放到井水锅里,什么都不加,大火烧开小火熬煮,两个小时后,汤汁倒出来,再加井水熬,熬三遍,再把三遍的汤去油后混和在一起,加葱姜八角花椒白芷烧开,加盐调味,把磨好的骨粉按比例加入,老汤就算是好了。

    用的时候,拿老汤直接炖菜,加蒜和味精,根据口味补点儿盐就成了。

    骨粉必须用有髓的筒子骨来磨。

    不只是炖菜,炒菜加入也能提鲜增味。

    中国饮食不管是什么也不管是哪一派,基本上秘决都在汤汁里,别的手法程序什么的你学的再透练的再精没用,出不来那个味儿。

    一道水煮白菜把这事说的明明白白。

    传说慈喜那老婆子有一年冬天偶感风寒,提不起精神嘴里没味儿,又见不得荤腥导致食欲不振,责打了好几个御厨,后来没招了,御厨们从民间请了个挺有名的厨师帮忙,这哥们也没招儿,没办法了,在家用两天时间熬了一锅汤,把棉袄袖子在汤里泡透晒干,然后穿着进了宫。

    他以秘方为由,把厨房里人都赶出去,烧了锅水,然后把棉袄袖子在里面煮,用这锅水给慈喜下了碗清汤面条,慈喜吃了龙颜大悦。

    这人从皇宫出来马上带着全家连夜就跑没影了,煮破棉袄水给慈喜喝,全家得死多少次才够?

    当然,这也就是一个民间故事,有没有这事还得商榷,中国人有点儿什么事儿就喜欢编故事,然后喜欢把这事儿往皇族身上靠,全国各地和皇上一家有关的吃食得有好几千种,可见那会儿皇上一家得有多忙。连说相声要饭的都整出一付“御制”来。

    汤汁就是中华饮食的精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