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杨百万-《农业之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还是那句话:“要致富,先修路。”
    不管水库规划如何,前提条件,是要有一条畅通的马路。
    修通村里到水库的山路,杨树能自个儿掏腰包解决,但是要修通村里到镇上的公路,现在的杨树,还没这个本事。
    就算有,他也不会做这个出头鸟。
    前世杨树看过一个新闻,说有村民自己掏腰包修路,结果被当地认定为违建,被强行拆除。
    昨天晚上,杨树就一直在琢磨,如何让村委自愿牵头修路。
    “如果村委承诺,将这笔承包费用专款专用,用来修通村里到镇上的公路,那么我不仅现在就支付一半的承包费用,剩下的一半,也会在明年七月之前,一次性付清。”杨树抛出诱饵。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    张大利等人面面相觑,齐齐看向村主任陈德彪。
    谁也没想到,杨树绕了这么大一弯子,埋下这么一颗雷。
    陈德彪的双手,不自觉地紧握了一下,跟着,不动声色地看向张大利,“张会计,你算一下账。”
    张大利也不含糊,推了一下厚厚的眼镜,现场算账,“如果修3米5宽的水泥路,一公里造价大概是50万。村里到镇上的路,总长2.5公里,造价125万。”
    “承包费用是91.26万,解决了大部分资金。如果镇上补贴一点,各家各户再摊派一点,别说是樟树村,就是其他几个村子的路,也能一起修通了。”
    张大利是张家沟在村委的话事人,这种时候,当然也要为张家沟想一想。
    “哗~~”
    会议室里,明显出现一阵骚动。
    每个人的眼睛,都充满光彩。
    修路啊。
    这可是几代人的梦想。
    一旦在他们这一届做成了,那可是了不起的成就。
    陈德彪的呼吸,一下变得急促起来。
    真要把这路修成了,他上调镇里的事,那可就大有胜算了。
    想到这,陈德彪再次看了杨树一眼,这个年轻人,每次他以为看透了,却又给他带来新的惊喜。
    这样的手段,哪里是一个大学生能有的。
    “杨家要翻身了!”陈德彪有些感慨。
    樟树村,杨、陈、刘三大姓氏,那都是有渊源的。清朝时期,杨姓是村里的地主,陈姓是佃农,刘姓是长工。
    等级森严。
    现在,却是掉了一个个儿。
    陈姓这一支,有陈德彪这位村主任坐镇,自然是村里最有话事权的。刘姓一支,因为出了一个大老板,也翻了身。
    倒是原先最风光的杨姓,因为没出什么能人,地位直线下降。
    “主任?”张大利叫了一句。
    陈德彪回过神来,“说实话,墩子的提议,我也心动了。但是”
    杨树心中一沉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