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挖人才-《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
    一连几天,周易都蹲在东大给他准备的教师公寓写复合材料理论方面的论文。
    理论上的知识已经十分成熟,就看能不能做出来。
    如果实验达不到周易预期的效果,可能理论方向的东西还得配合实验更改。
    由一位资深老院士与东大化院所有的教授带队,周易觉得实验应该没有问题。
    周易只需要把理论方面的技术做成熟就行。
    两种材料的堆积方式,用堆积球的方式紧密排列,配合上物理方面的知识,材料的坚硬程度必然是会大幅度提高。
    终于在正月十二日,周易检查了几遍确认无误之后,就直接把论文给了张院士。
    实验室之中,周易说道:
    “这篇文章之中的数学理论知识我写得很详细,并不是深奥晦涩,每一个地方我都有详细的讲解,以你们的水平应该在短时间之内就能明白其中我写的思想。”
    张天德院士说道:
    “好,我们尽快看,你不跟我们一起做实验吗?”
    周易说道:
    “我不知道来不来得及,主要是我要去丑国拿个奖,斯隆研究奖。”
    张天德院士听到这个奖,眼中带着一丝震撼,说道:
    “在化学奖之中,这项奖的含金量也很高,除了诺贝尔奖与沃尔夫奖、亚当斯化学奖之外,这项奖的权威性也是能够得到认可的。
    至于在数学各项大奖之中,也算是菲奖的风向标了。”
    周易说道:
    “本来嫌弃太远我不想去的,渝州那边都催我去,邱老师也催我去,所以就去了。”
    张天德这几天也了解了周易不少事情,有些凝重的说道:
    “不仅是他们希望你去,上面也希望你去,甚至下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很可能在大夏国展开,这是张益唐与丘先生争取而来的,本来是不在大夏国展开的,就是因为你们俩,组委会才决定更改地方。”
    一旁的曹院士说道:
    “不在大夏国开这一届会议,大不了周易与张老先生不去就是了,那时候可就下不了台了。
    本世纪最为耀眼的数学家非周易与张老先生莫属,一个是天选之子,一个历经磨难饱受人情世故,最后大器晚成,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段佳话。”
    周易说道:
    “希望我赶得回来参加,应该也要不了几天才对,最多一周最快五天。”
    曹院士说道:
    “今年华人获奖的人还挺多的,足足28人。”
    周易说道:
    “我不知道唉,好像他们都在国外才对,一开始我以为西呗大学是我们国内的西呗大学,结果是联邦政府那边的。”
    一旁的张天德院士说道:
    “你这么一说,我好像明白了上面什么意思。”
    “好,祝你一切顺利,拿遍数学界的大奖。”
    曹院士与张院士同时说道。
    袁震又一次当起了司机,送周易到了机场。
    周易对于金陵这边的机场不是很熟悉,但是也很快找了一个位置静静等待,不多时周易踏上了飞往丑国的飞机。
    当周易下了飞机之后,迎接自己的还是檀明明。
    “师兄。”
    周易亲切的打着招呼说道。
    檀明明立马吹嘘道:
    “哈哈,师弟,你还真是猛,本来这个奖只发给在丑国大学任教且水平不错的人,没想到你硬生生的让他们破例,就差他们亲自送到你手上了。”
    周易说道:
    “快去纽黑文,拿完奖我就要回去,我那边还有事情呢,各种实验忙着走不开。”
    “上车!”
    檀明明说道。
    一上路,檀明明喋喋不休的说道:
    “实验?师弟你没搞数学?我跟你说梅纳德与哈洛德·贺欧夫各特正在联手破解强哥德巴赫猜想呢。
    我听牛津大学的同行说,他们进度可不慢,别到时候你给别人做了嫁衣,或者慢别人几步。”
    周易说道:
    “哥德巴赫猜想我也要证明出来了,最近一段时间太忙了,又在做实验,又在做项目,还在编撰教材,
    三月份还有一次大型招生统考,原本定在了元宵节,后面改成了三月第一个周末,
    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时间自然而然就少了下来。”
    檀明明疑惑道: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