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雨后初霁,山道依旧泥泞。官兵押解着吴老河与周氏下山,二人形容枯槁,枷锁沉重,一步一顿。 楚辞空默默跟随,手中紧攥着那张从吴劫身上飘落的纸片。字迹狂放,墨透纸背,与粮仓墙上的血书如出一辙。 ”青苗变害米,官商勾结深。冤魂何处诉,血泪洒苍茫。“ 这首诗中蕴含的悲愤与控诉,仿佛还在耳边回响。楚辞空心中百感交集,既同情百姓疾苦,又痛恨吴氏一家以暴制暴的极端手段。 山路崎岖,不时有碎石滚落。吴老河一个踉跄,险些摔倒,被身旁衙役一把扶住。 ”慢些走。“楚辞空上前一步,轻声道。 吴老河抬眼,目光空洞,嘴角扯出一丝苦笑。 ”楚捕头何必假慈悲?“ 楚辞空摇头,没有辩解。杀人偿命,天经地义。但在这铁律之下,又有多少无奈与辛酸? 山脚下,李县尉已率人等候。他神色凝重,眼中噙着未干的泪水。 ”回县衙。“李县尉简短地下令,声音嘶哑。 一行人沉默前行,只有枷锁碰撞的声响在寂静的山道上回荡。 回到县衙,气氛肃杀。陆晦的灵柩停放在偏院,白幡低垂。 陆昭一身素缟,跪在灵前,双目红肿,压抑许久的悲痛在见到弟弟冰冷棺木的刹那彻底爆发,捶胸顿足,嚎啕痛哭。 ”弟弟啊!你怎么就这么去了!“陆昭撕心裂肺的哭声回荡在院中,令人闻者伤怀。 李县尉亦是虎目含泪,拍着陆昭的肩膀,无声安慰。 楚辞空上前敬香,望着那年轻的面容,心中百感交集。对生命之脆弱与逝去,更添一份沉重。 ”陆晦为国捐躯,死得其所。“李县尉声音低沉,”我已上书,为他请功。“ 陆昭抬头,泪眼婆娑,却强忍悲痛,向李县尉拱手一礼。 ”多谢大人。“ 楚辞空默然。功名利禄,岂能抵得过一条鲜活的生命?然世事如此,又能如何? 第二天,一队州府仪仗簇拥着一顶八抬大轿抵达华阴县。知州陈应麟亲临,要公开审理这起震动州县的连环命案。 县衙内外,皂隶衙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,气氛紧张肃穆,闻讯而来的百姓将衙门口围得水泄不通。 ”听说是知州大人亲自审案!“ ”可不是嘛,死了两个朝廷命官,还有一个差役,能不重视吗?“ ”我看这案子没那么简单,听说是因为青苗法…“ 议论声此起彼伏,衙役们挥动水火棍,勉强维持着秩序。 楚辞空立于衙门一侧,观察着人群。百姓们脸上既有对官府的敬畏,又有对真相的渴望。 ”升——堂——“随着堂审书吏一声高喝,陈应麟身着绯色官袍,自屏风后转出,端坐于公案之上。 两侧衙役手持水火棍猛击地面,齐声呼喝”威——武——“,声震四野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