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倒是那个叫熊婷的嘴巴里还在小声的嘟囔着,“有什么了不起的。” 是啊,纪琬是觉得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,到时候春耕就能见真章了。 一路上,后面两只‘鹦鹉’终于没有讲过话,耳根子都清净不少,到了村子的仓库,纪琬把车停好,“行了,到村了,跟我走吧!” 到了知青点,这里其实就是大队长用队里的仓窑改建的,说的好听是改建,其实就是稍微清理了一下,窑里添置的是新搭建的土炕和灶台,灶上的大铁锅和笼屉锅盖都是村里人凑出来的,大部分是用了挺久年头的。 虽说是知青,比农民身份稍微好点,但是他们毕竟是在农村干活的,不可能安排的特别好。 “平时有人给我们做饭吗?”相浩博环顾了四周,眼里的鄙夷被纪琬看的一清二楚。 纪琬听他说这话,也觉得好笑,“你要记住,你们是来这里干活的,不是来做少爷小姐的,平时做饭自己做。每个人都能分到食物,当然这是要你们自己付出行动争取的,干得少,分到的粮食就少,干的多,就分的多。” “我呢,叫纪琬,大队长把你们交给我了,你们有事就来找我,我就住在你们知青点出门左拐第五家。” 孟柳立刻嗓门大的问着,“那小琬姐,我们这几天的安排是什么?” “你们今晚就好好的熟悉周围的环境,明儿个一早就是春耕生产的前期,你们要做好准备,早上七点我就来带你们去。” 每年春耕都是很重要的时候,所有的村民都严正以待。 “好了,你们收拾收拾吧!我就先走了。” 孟柳和汪毅是很有礼貌的跟纪琬道了别。 另外两个,就那样吧!等到干活的时候,这两个肯定是最惨的,没有之一。 虽然汪毅身体不好,但是人家品行端正,肯定不会干偷懒的事情,但是要是实在不行,也不能强逼着人干重活。 …… 打着哈欠,纪琬回到家。 陈荷这个点已经在洗荠荠菜,也叫地地菜。这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。以前小麦地里特别多,每年锄地的时候,随处可见拾地地菜的小孩。 “闺女,你回来了啊!这批知青怎么样?”陈荷拿着洗好的菜,准备起身去厨房。 纪琬刚回到饭桌前,倒了杯凉水,这天还真是有些热,“总共四个人,就两个人还行,另外两个想着来乡下‘享福’呢!” “享福?蛮会想的,到时候干完一天的活,他们就知道活着是多么心酸。”陈荷好歹在江州村住了二十几年了,看了不知道多少批知青,很多个抱着这样想法来的,等到干活的时候就被大队长骂的老惨,“对了,最近你大嫂和二嫂跟我说,穿着的衣服总是不舒服,我寻思要不要做几件舒坦一点的衣服,但是太废布料了。” “行了,娘,我去做午饭,把菜给我就好了。衣服的事情,我来想办法。”纪琬伸手把陈荷手里的菜拿进了厨房。 现在大嫂和二嫂已经怀孕两个半月,肚子都已经明显隆起,就跟150斤的肚子差不多。 第(2/3)页